一.技术原理
CO2是光合作用的碳源。试验研究表明:如果把CO2浓度从大气的浓度(300PPM左右)提高到1000PPM,植物的光合效率可提高一倍以上;而如果把CO2浓度降低到50PPM,光合作用因缺乏原料而停止。CO2浓度在100~2000PPM内,作物产量随CO2浓度增加而提高。
二.大棚内为什么要施用CO2
理由有二条:一是大棚栽培棚内CO2不足,有资料表明:大棚内CO2浓度一天的变化是日出前约为500~600PPM;日出后,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量CO2棚内CO2浓度可下降到100PPM以下。二是在冬季时,大棚边膜放下,起保温作用,这样就形成一个密闭设施,CO2的浓度会下降,同时为增施CO2创造了条件,增施的CO2气肥不易跑掉,对CO2的浓度容易进行控制。
三.增施CO2气肥的主要作用
根据各地在草莓、西瓜、茄子、黄瓜、番茄、地蒲、南瓜等作物上增施CO2气肥,主要有五个方面作用:一是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,使植株生长健壮;二是可提高农产品的内外品质,增加效益;三是提高产量,尤其是瓜果类的前期产量;四是提早上市时间;五是可增强植株的抗性,提高产品的耐贮藏性。在植物非试管快繁中,叶片的光合效率显得尤其重要,增加CO2浓度可明显提高光合作用,合成更多的有机物,并运输到切口处,促进切口细胞的活化及根系的形成。
四.施用方法
1.施用量
蔬菜作物的施用量:草莓、西瓜、芹菜、黄瓜、番茄等作物棚内适宜CO2浓度为1000~1300PPM,西红柿、辣椒等为800~1000PPM;
按生产时期分:一般是定植一周后开始施用,前期浓度可低一些,生长旺盛浓度可适当提高,农户灵活掌握施用。
各种快繁苗的施用量:一般增加CO2浓度至1000~1300PPM。
2.施用方法
⑴加料:将15公斤碳铵加入反应桶,捣碎大块,整平,加半过滤桶水→将出酸管放在桶中央→加上内盖,拧紧外盖;
⑵连接输气管:将过滤桶加水至水位线→放置好发生器(长度在50米以上应放在大棚中央)→架设好输气管(离地高度2米左右),每间隔1~1.5米打一个直径2mm左右的孔,远离反应桶处可适当增加打孔密度;
⑶日常操作:根据植物情况、面积大小及用量对照表将反应液加入定量桶→将定量桶挂定,反应液出口处略高于入口处10~500px即可→缓慢打开反应液阀门,送气开始→反应结束后关闭阀门;
⑷施用时间:晴天上午7~9时放施,放施后闭棚1.5~2小时;如气温较高,需在8:30开棚放气的,可提早放CO2气肥,但要保证闭棚时间2小时。阴雨天停止施用。
五.注意事项
由于二氧化碳反应液有一定的腐蚀性,在加液或换液时要注意安全,防止药液飞溅到人身上和直接接触皮肤,如操作不慎药液飞溅上身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干净。药液溅到衣服上也应立即漂洗,以防损坏衣物。
反应液和发生器的放置必须安全可靠,严禁儿童接触,以保安全。
CO2要连续施用,不能突然停止,只要有1.5~2小时的闭棚时间,都可继续施用CO2。
等量反应结束后,桶内的溶液和沉淀物主要是硫酸铵,倒出前要作酸碱度检验——即取少量碳铵放入反应桶内,如果没有气泡出现,说明无残酸;如果有气泡出现,应继续缓慢加入碳铵,直至无气泡产生。
气肥,残液为优质肥料,放置2天后施用,施用时必须按1:100稀释。
二氧化碳是一切植物制造光合产物的必需物质,即以气态形式通过植物叶背气孔进入叶片,同水一起,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合成光合产物(碳水化合物),供给植物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的有机养分。据测定,自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为0.03%~0.034%,多数植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浓度为0.1%。采用塑料大棚和温室栽培的作物,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自然条件下的三倍时,光合能力可比原来提高两倍以上。